企業家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我們為什么要做企業家犯罪風險防范?
企業老總,籠罩著財富、權勢和地位的光環,也背負著企業責任、社會責任的沉重包袱。面對名利場上的浮華誘惑,一個閃念間也許就從云端跌落谷底。在經濟形勢發展成效卓越的今天,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熱鬧背后,由于市場體制的缺陷和市場監管的漏洞,近年來,企業家群體中觸犯法律,尤其是觸犯刑事法律的風險正在悄然上升,企業家涉嫌刑案、身陷囹圄的悲劇不斷上演。與其在錯誤出現之后補救錯誤,我們更希望在你行差踏錯之前就為你樹立起正確的法律觀念,防患于未然。
——身為企業家的你為什么需要做好犯罪風險防范?
近年來中國企業家犯罪呈現上升趨勢,有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可統計的落馬企業家有95人,2010年這個數字上升到155,2011年這一數字突破了200。《2011年度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所關注的企業家案件共220例,企業家涉案的199例案件中,國企企業管理人員犯罪或者涉嫌犯罪的88例,民營企業家犯罪的或者涉嫌犯罪的111例。2011年,涉案國企企業家平均年齡52.59歲,民營企業家平均年齡45.67歲。這些數據應當說只是中國企業家犯罪的冰山一角,這些統計是來源于在媒體等公布的企業家犯罪信息,主要是知名的企業家,而更多的企業家犯罪信息并沒有進行報道或公布。
而近十多年來,幾乎每一年都有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企業家失足落馬,如胡志標、楊斌、袁寶璟、田文華、黃光裕、周小弟、張家嶺……而2011年也有名聲非常顯赫的廈門遠華集團特大走私案涉嫌主犯賴昌星、廣東健力寶集團的前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經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張春江、光明集團前董事長馮永明等在列。另外,國企企業家腐敗金額大幅度增加,判決死刑的數量在增加。2010年國企企業家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有7人,2011年有14人。
2012年7月,某國企女老總石永怡在面臨貪污罪的指控時這樣說:“我最不能接受‘貪污’二字,我認為自己為人是磊落的,作為總經理也沒有必要貪污。”然而鐵證如山,她最終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太多時候,犯罪與否的界限在企業家心里是模糊的,尤其是經濟犯罪本身的界限就比較模糊,正是這樣的錯覺讓企業家們放松警惕,鋌而走險。只有樹立起清醒的犯罪防范意識,腦子里繃緊這根弦,才能不重蹈“石永怡們”的覆轍。
——我們如何做企業家犯罪風險防范?
由為你辯護網專業刑事團隊資深律師和專家學者們傾力打造的企業家刑事法律風險防范產品,包括一系列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企業刑事法律知識講座與論壇,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深入淺出,從專業律師的角度為你撐起一把犯罪風險防范的“精神保護傘”。
專題內容包括:
一、知識產權領域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二、企業高管人員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刑事法律風險的防范
四、企業資金運作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五、企業稅收管理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六、企業產品質量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